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农田建设管理司  >  工作动态

育良田沃土 固赣鄱粮仓——江西省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综述

日期:2019-06-24 作者: 来源: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供稿 【字号: 打印本页

  江西是传统农业大省,也是历年来两个从未间断输出商品粮的省份之一,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江西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要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的重要指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决策部署,2017年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统筹整合资金,启动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实际行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新贡献。 

  一、转变工作思路,农田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6年以前江西农田建设职能分散在发改、财政(农发)、农业、水利、国土等多个部门,五牛下田的局面和资金分散、标准不一、质量不高的问题,制约了全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补齐农田设施短板2017年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提出三变、三创、三保障的举措,开启了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两年来,新建成高标准农田584.5万亩,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提高约0.5个等别,亩均粮食单产增加50公斤;项目区土地流转率超过70%,产业结构调整率达44%;带动141.3万农户受益,新增集体收益约6.7亿元,惠及贫困户10.92万户。 

  ——“三变。一是变县级整合为省级整合。打破部门界限,省级各部门不再单独下达计划任务,真正建立起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新机制。二是变低标准为中高标准。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入标准由以前的1200元左右提高到3000元。三是变部门验收为统一验收。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实行项目到县、资金到县、责任到县。省直相关部门不再单独进行验收考核,由省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绩效考评。 

  ——“三创。一是创新资金筹措方式。按年度290万亩建设任务,统筹整合资金约90亿元。其中,整合中央和省级以上各部门用于农田建设的财政资金约40亿元,不足部分引导金融资金和新型经营主体等投融资。2017-2018年采取统借分贷方式向省农发行融资,2019年起发行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券。二是创新建设布局。根据总体规划,统一划定建设区域,优先在三线两区(高速公路、铁路和国道省道沿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贫困地区)安排项目,新建为主,综合开发,区域推进。三是创新考核办法。实行县级自验自评、市级全面验收、省级绩效考评三级考核办法。建立奖优罚劣机制,每年对考评前15位的县给予资金奖励,对考评不合格或在资金审计、检查中发现重大问题的县,视情况扣减投资,并通报全省。 

  ——“三保障。一是保障粮食产能。按照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求,统筹田土水路等设施建设,实现林电技管综合配套,提升耕地产出能力。二是保障生态环境。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区分地形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建设内容,做到少硬化、不填塘、慎砍树、禁挖山。推广生态环保新材料、新技术,科学构建生态沟渠和塘堰湿地系统,推进农田建设绿色化。三是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农民承包经营权,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惠农补贴不缩水。流转土地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收益分配机制,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聚焦关键环节,项目建设呈现高质量 

  两年来,江西聚焦关键环节,创新方式方法,狠抓措施落实,高效率、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注重规划设计引领一是突出建设重点。因地制宜确定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灌溉排水等六大工程投资比例,推进小块耕地归并平整,提高格田规模,建设宜机化农田。二是强化耕地保护。严格控制设施和硬化路面占地比例,稻渔综合种养坚持三个不得(开挖沟坑面积不得超过田块面积的10%,开挖的泥土不得运出田块,开挖的沟坑不得硬化),剥离的耕作层要求回填再利用。三是重视新增耕地。严禁超规格设计沟渠路,合理控制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充分挖掘和利用项目区内非耕地、荒芜园地、废弃地等资源,提高项目新增耕地率。 

  (二)注重进度质量控制。一方面,严格督导保进度。坚持定期调度、及时排位、全省通报;对进度偏慢的县,采取电话、发函、约谈和通报等方式予以督促;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处室负责人深入挂点市县督导,确保项目压茬推进、年度项目如期竣工验收。另一方面,严格程序保质量。坚决落实基建项目四制要求,公开招标择优选定施工、监理单位。严格依照建设规范,狠抓田间施工,坚决防止偷工减料行为。构建由高标办、乡镇、监理和村义务监督员组成的多层次、全过程监管体系,建立质量问题清单和整改销号制度,确保工程质量过得硬。 

  (三)注重综合高效利用。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的平台作用,做好与调优产业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助推脱贫攻坚、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休闲农业、建立两区及实施轮作休耕等八个结合的文章。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在确保粮食产能稳定基础上,项目区大力推广优质稻、有机稻和稻渔综合种养,积极发展蔬菜瓜果等高效经济作物,实现稳粮、优供、增效。二是与助推精准脱贫相结合,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降低建设门槛,优先支持贫困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生产条件,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三是与壮大集体经济相结合,将项目建设新增耕地和新增耕地指标转让的部分收益划归村集体,村集体可采取出租、入股等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四)注重工程建后管护。建立村为主体、乡镇监管、县负总责的管护机制,切实做到五个明确:明确乡镇政府是监管主体,流转经营户和村委会为实施主体;明确建成并已上图入库的高标准农田全部纳入管护范围;明确管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护事项;明确除由县级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建后管护经费,还可以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结余资金、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收益、村组集体经济收益等多渠道加以筹措;明确将建后管护列为农田建设考核重要内容。此外,重点引导种养大户通过规模流转土地,在高效利用中实现以用促管加强管护的目的,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三、强化运行保障,工作推进形成新机制 

  两年来,江西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践中形成的新体制新机制,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一)高位推动是关键。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田建设,始终将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硬任务列为省政府重要推进督导事项。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及分管省领导亲力亲为,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经常深入田间明查暗访。省政府和各市县均成立了高规格领导小组,协调推动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规范管理是前提。一是任务落实有方案。先后制定了《江西省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等,明确任务和目标。二是项目管理有规范。通过出台《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新型经营主体先建后补办法》《上图入库规范》等,使项目管理有章可循。三是工程验收有标尺。制订了《验收工作细则》,明确单项工程验收、县级自验自评、市级全面验收的标准、程序和方法,把牢工程验收关口。四是利用管护有政策。出台了《创新建设模式工作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建后管护指导意见》等,通过落实管护责任,进一步提升项目综合效益 

  (三)群众参与是基础。一是规划设计群众参与。实行三进三出制度:一进片区,测量和掌握基本情况,绘制现状图;二进片区,征求农户意见和建议,制定施工图;三进片区,再次征求意见,村组、农户签字确认。二是田间施工群众监督。聘请村组干部、热心乡贤、老党员等义务监督员2000余人次,对项目所有标段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三是考核验收群众评价。将群众评价列入考评指标,要求每县从不同项目区调查50个以上受益主体,根据群众满意度进行打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群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