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农田建设管理司  >  工作动态

建好高标准粮田 稳住“三农”基本盘————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综述

日期:2019-07-19 作者: 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字号: 打印本页

  河南省将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立足根本,突出优势,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全力推进农田建设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住三农基本盘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各类涉农资金700多亿元,共建成高标准粮田5400万亩,为全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提前完成粮食生产核心区1300亿斤粮食产能建设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田灌排条件,提升了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7提高到0.61,高效节水灌溉率由15%提高到27%;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缩短了轮灌周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灌溉效率,亩均节水、节电率分别达到24.3%30.8%,化肥、农药施用量分别减少13.8%19.1%;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成区内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比非高标准农田区每亩增产73-89公斤,增产率15%-20%,粮食生产能力平均每亩提高150公斤左右;提升了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良种良法、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深耕深松、旱作节水、农林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一批稳产高产防灾减灾实用技术在建成区实施运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实现稳产高产。 

  一、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农田建设。河南省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获国家批准,2012年围绕保粮田面积、保粮食产量、保粮农收益,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科学编制《河南省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2012-2020年)》,统筹推进田间生产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粮田,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95个县(市、区)建成6369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永久性粮田,总粮食生产能力达1300亿斤以上。目前,全省已完成建设任务5400万亩,占规划建成任务的85%。在高标准粮田区域内,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和农机物资装备,开展科技推广支撑条件建设,加强增产关键技术应用,增强抗灾减灾能力,达到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逐步推进土地流转,实现稳产保收和规模集约化经营,显著提升了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水平,更为全省粮食持续高产稳产提供了保证。 

  二、打造样板工程,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统一建设管理标准为规范高标准粮田建设,河南省根据不同工程类型建设要求和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借鉴各部门农田基本建设技术成果,以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为基础,制定《河南省高标准粮田建设标准》,指导全省结合农田实际,对项目区主要建筑物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施工,规范有序地开展高标准粮田建设活动。 

  二是开展高标准粮田建设提升工程。河南省分三批选定产粮大县开展省级示范点建设,集中打造21个规模大、标准高的高标准粮田提升示范点。按照示范工程高标准提升规划、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整合资金、高标准配套服务、高标准管理保护和高标准考评奖励的6个高标准要求,建成提升样板工程,在全省树立标杆,带动全省又快又好地建设高标准粮田。 

  三是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省加快复制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典型经验和成熟做法。如开封市规划、项目、资金、开发、使用五个统筹模式;沁阳市项目实施接受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村干部、专业监理、乡镇包村干部、农发办工作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监督的六级监督管理模式;新乡市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土地整治后期管护经验等。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引领,进一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全局的效果。 

  三、建立健全稳定投资增长长效机制十二五 期间,我省累计投入各类涉农资金700多亿元,为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提供了资金保障。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及资金整合力度。在积极争取中央加大对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推动土地出让收益资金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整合不同渠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统筹使用管理机制。 

  二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不断探索完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在坚持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的前提下,引导农民群众对直接受益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工投劳。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还积极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3500万元美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1万亩。 

  四、创新管理体制,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机与活力 

  一是积极推进立法工作201510月,率先在全国颁布实施《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通过立法确保高标准粮田得到有效保护,并探索建立配套的管护机制,实现高标准粮田依法规划、建设和管护。 

  二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发展、鼓励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建设形成的资产移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护,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规模化经营。 

  三是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2016年,我省专门开发高标准粮田地理信息系统,将全省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项目信息上图入库,并及时更新建设信息,实现了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五、开展科技服务,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河南省在已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持续开展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科技措施、资金投入和综合配套服务,有效提升科技支撑粮食增产水平。 

  一是强化农业科技发展。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开展全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以91名专家成员为核心,累计带动近千名科技人员围绕我省11类农产品开展协同攻关、集成示范。规划新建1031个农技推广区域(乡镇)站,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农业技术推广力度。 

  二是实施科技支撑行动计划2012年以来,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合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择优选择30个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项目区采取良种良法以及组装小麦、玉米(水稻)一体化综合栽培技术,累计建设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160万亩,增产幅度均达到10%以上,科技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三是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大规模开展农业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截止2018年底全省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3万人。推动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服务行动活动常态化,实现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河南省已于201943日将59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解到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并于416日召开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培训班,对项目建设的政策要求、规范标准、操作流程、管理办法等内容进行了专题培训。下一步,我们将健全制度保障,做好规划修编;指导、督促市县抓紧分解落实2019年度建设任务,确保任务完成;狠抓项目管理,做好督导检查;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廉政纪律,推动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